-
TCL电子于2021 CES推出多项领先电子产品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06
作为全球电视机行业的领先企业,TCL电子锐意进取,不断推陈出新,让全球客户从创新的电视机产品中获得优质的使用者体验。在2021 CES上,TCL电子推出了多款电视新品,包括4K Mini-LED TV C825、TCL4KQLED TV C725和TCL4KHDR TV P725,将下一代显示技术带入现[详细]
-
兰州大学牵头实现研发全生物可降解超级电容器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65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美国休斯顿大学、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成功研发了一种轻[详细]
-
5G创新应用赋能构建发展新格局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21
来自工信部的信息显示,当前我国5G发展进入融合创新的关键阶段,基础电信、设备制造、垂直行业等多主体协同推进态势正在加速形成。新的一年,伴随着新基建持续升温、工业互联网快速成长和相关政策不断落地,我国5G网络建设及应用将有序推进,为数字经济发[详细]
-
这所“科普学校”真瑰异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95
推出博物馆夜游、昆虫工作坊等,国家动物博物馆开展丰富活动 在夜色中,孩子们在大熊猫、老虎、海豚标本旁边支起帐篷,科普专家打着手电筒给孩子们进行讲解国家动物博物馆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自2009年推出以来,就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成了博物馆教育的一大[详细]
-
大数据“杀熟”,绝对重罚!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82
同一房型价格不同,同一路线打车却比其他人高出不少,同一家店的外卖吃得总比别人贵近年来,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个性的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也屡见不鲜。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详细]
-
我国知识产权质量效益快速进步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99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21日举行的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圆满完成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质量效益快速提升。 截至2020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详细]
-
问“中国天眼”|“慧眼”能看透“光年之外”?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57
经历了调试、试运行和正式开放运行后近6000个机时的观测服务积累,目前中国天眼运行稳定可靠,灵敏度稳居世界射电望远镜之首,可有效探索的空间范围体积远超此前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 从古至今,人们都渴望一双慧眼。现代望远镜,帮助人们看到更暗更远的天[详细]
-
寒武纪首颗量产7纳米制程AI训练芯片登场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75
1月21日,寒武纪思元290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玄思1000智能加速器量产落地后在公司官网亮相。公司方面表示,这标志着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新生态的建立。目前,思元290芯片及加速卡已与部分硬件合作伙伴完成适配,并已实现规模化出货。受此消[详细]
-
食不厌精带来的不仅仅是健康挑战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93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和农产品加工能力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愈加追求精米白面带来的好口感,粮食过度加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城乡居民的主食消费呈现出越来越精细化的趋势。 其实,吃得太精细不仅可能带来营养和健康风险,还[详细]
-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得到气象支持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36
布达拉宫管理处与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在拉萨签订《关于进一步提升布达拉宫保存文物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合作协议》。 协议提出,双方合作将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古建筑群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的调查、评估、预警、防护合作研究,以及雷电灾害防灾[详细]
-
为手机APP“减负”是方向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76
智能手机时代,一部手机就可实现衣、食、[详细]
-
规划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机构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17
外形粉红淡雅形似兰花的明星昆虫兰花螳螂、通过抢救性保护和人工繁育方式获得的白旗兜兰、东南亚热带雨林的代表树种龙脑香科植物走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称版纳植物园),这些珍稀的动植物都可以找到。 近年来,版纳植物园通过加强国际合作[详细]
-
雷达上天前 在这个布满“钉子”的实验室分析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22
临近上午10:00,记者赶到位于空天院怀柔园区的合成孔径雷达测试实验室时,岳海霞正在电脑前忙碌。看到记者进门,岳海霞满脸微笑地从工作台上站起来,热情地跟记者打招呼。实验室进深三间,外面是测控间,中间是吊装间,里面是微波暗室。岳海霞负责的合成[详细]
-
老年人走向“数字圈”请多关照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43
没有健康码乘车遇阻、现金支付遭拒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不少老年人因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购物、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对老年群体日常生活造成不小影响。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详细]
-
大数据处处可见,向左还是向右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67
这次疫情大考给整个经济社会运行带来了一场极为被动的强压力测试,也客观上为大数据提供了一次主动作为、大展身手的机遇。疫情期间,各级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迅速行动,把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各个方面,充分彰[详细]
-
众多企业需要Eka技术以加速数字化转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21
面向商品和直接材料的领先云平台Eka Software Solutions今天宣布,随着客户选择其云平台以增强供应链弹性,该公司实现了强劲增长。Eka以客户为战略重点,最近根据业务优先事项调整了其技术平台,由此实现了新的解决方案,总合同价值(TCV)亦显著增长,达[详细]
-
中国加快助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84
2月17日,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右岸工程现场,一派繁忙。在工地过大年的2500余名建设者奋战在这里,全天候施工,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大藤峡工程的右岸工程正处在混凝土浇筑与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双高峰期,左岸工程已全面投入运行并发挥效益,两天前完成[详细]
-
山东东营:“美丽产业”洋溢科技香气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15
温度23℃,湿度78%,光照13000Lux,二氧化碳450PPM微型玫瑰温室种植区门口上方电子屏上显示棚内各项指标数据。这里不像农业园区,更像智能化工厂,管理人员一部手机就可以管控通风、施肥、浇水等事宜。技术员吕建港介绍。 这些便利都得益于温室气候控制系[详细]
-
读者变为用户,别掉进算法的“误区”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10 热度:105
今天,网络短视频、影视剧的观看者、网文阅读者、网络游戏玩家、网络音乐听众等,都被看作用户,即使用者。传统的受众指信息传播、艺术审美的接受者,是读者、观众或听众。相比而言,网络文艺用户,则突出作为个体的使用者身份,其主体性与差异性受到重视[详细]
-
文物+科技“跨界”合作,文明之光浸润人心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09 热度:127
你能否想象,透过一捧淤泥,人们能一窥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命信息? 抓一把土就能知道他是谁不必惊讶,这科幻大片一般的情节在2020年已真实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白石崖溶洞,我国科技与考古力量强强联手,用沉积物DNA分析技术探知远古的生[详细]
-
让喷射混凝土牢固上墙的秘密工具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09 热度:100
为共同推进我国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的发展,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CCPA)主办,中建材中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硅酸盐学会、江苏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凯威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喷射混凝土产业技术发展与创新[详细]
-
世界首条“绿电高速”完成最后大负荷试验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09 热度:176
12月23日,世界首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输电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青豫直流工程)成功通过最后的大负荷试验,至此,世界首条绿电高速全部系统调试顺利完成,系统功能性能良好,正式进入800千伏全电压运行状态。 青豫直流工程践行国[详细]
-
聚焦零售,改善服务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09 热度:95
苏宁自1990年创立至今30年,从传统经营到智慧零售,从一家店到一万多家店,从几个人到30万员工,持续创业、不断创新,通过探索与实践,推动中国零售业发展。 我们要感恩时代、感恩社会!30年来,是改革开放的机遇成就了企业的创立,是市场经济的繁荣助力企[详细]
-
用智能产品创造美好生活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09 热度:168
20年前,我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同学们一起创立了科大讯飞公司,立志要将中文语音技术掌握在中国人手上。如今20年过去了,我们不仅将中文语音技术做到了世界第一,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上也做到了全球前列。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详细]
-
科技自立自强须完善原始创新能力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1-06-09 热度:115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国际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必须把创新主动权、发展权和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12月28日,在2020网络安全标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呼吁注重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一般可分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