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北大荒:操作植保无人机的新一代农民丨钛媒体《在线》
农户和飞手一起看向作业的飞机。喷洒作业高峰期,她每天早上3点多(当地日出时间)忙到晚上9点多,平均每天完成700亩地的作业量。这份新工作,比之前在城里上班更累,工作环境也差不少,但她觉得生活充实了很多,收入也多了不少。 无人机每块电池每次只能飞行13分钟,所以一般配置都会有多块电池,这样一来,飞手不得不同时带上发电机,在稻田旁边发电充电。一个空电池充满电需要40-50分钟。 作为一个天天在地里干活的女飞手,她把自己当成了不折不扣的女汉子,配药、换药、换电池、飞行、检修、测地都不在话下。“同江的价格低,4块钱一亩地,有的飞机2块钱一亩也飞。”丹丹向钛媒体《在线》介绍,有些地主农户喜欢找便宜的来飞,飞完发现草没除干净,或者有的地方没喷洒到位,又不得不找她帮忙二次喷洒。 一块地的作业即将完成,大家在等待飞机返航。她家住在市区,每次来回下地都要花不少时间。虽然父母都不种田,但丹丹认为自己是个农民,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农村。她家有300亩地,她计划明年再租几百亩自己种,扩大规模。她还计划去读一读农业类的成人教育,学习农业技术,做一个跟父辈不一样的农民。 黑龙江绥滨,26岁的飞手张博正在操控一架极飞无人机起飞。 张博的主业是电竞直播,他已经定居在天津。他家专做农机具生意,为农户地主提供插秧、收割服务,今年他爸爸跟他商量买台无人机来作业,让他来操作,他觉得无人机挺有意思,就答应了。植保无人机的操作本就简单,对这位玩电竞的年轻人来说“更简单”。 “做电竞更赚钱,也没下地这么累。”但张博兴致不减,他把植保无人机当玩具看待,“玩法累点,遭点罪,就是白天热太晒,晚上蚊子多,其他还好,忙活俩月能把本钱挣回来。” “要不是想着飞飞机,这会儿肯定不会回来,忙完这两个月再回天津去。”张博在农场长大,家里没地,父母不种地,他自己也从没下过地,他说自己“将来也不会来种地”。对他来说,在稻田边的守望,只是暂时的。 黑龙江肇源,李文萍准备竖起植保无人机移动基站,为接下来的飞行做准备,这个移动基站能为他们的无人机提供精确到5厘米的RTK定位。 飞行作业的时候,李文萍负责配药等工作,丈夫林东旭负责飞行和联系农户。 去年两口子花15万买了这架极飞和周边设备,植保飞防市场在北大荒的兴起,让他们俩“去年作业两个月就回本了”。林东旭向钛媒体《在线》介绍,这架飞机一次起降作业,他们就能挣80元,无人机1小时的作业面积,以往人工喷洒需要2天。 (编辑:上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