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分析 | 融资2.7亿美元之后,知乎的护城河焦虑
千鸟传媒的创始人曹伟鹏是知乎的深度用户,他昨日发帖说知乎Live的局限性太大,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教育产品。“比如无法监督学生学习效果,提供的信息有限,噱头远远大于真的收获 …… 课程筛选存在问题,劣币驱逐良币,复购率无法得到保障。”他说。 很多用户认为知乎在商业化发力之后,不断跨越自己的边界、开发多元产品和扩宽用户规模是在违背当初建立问答“社区”的初衷。但其实早在2012年,周源就在知乎发帖称,问答不应该是知乎的全部,社区也不能完全定义知乎。于是你可以看到,现在的知乎更像是一个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而不再具备其最初“高冷”的小众社区属性。 知乎拿到这笔高额融资后,商业化的潜在危险被提到更醒目的位置。它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好这笔巨资修砌更高的护城河,可能决定了它能否顺利突破“问答社区”商业化的困境。 周源在昨日的发布会视频中表示,他们会用这次E轮融资“加速全民知识内容平台的建设,加大在 AI 、内容生态、知识服务和商业化等多个维度的投入”。 “希望知乎拿了这笔资金,胆子更大一些,步伐更快一些,在内容的丰富度和精准推荐上做得更好一点。”徐新说。而此次参投的阳光保险的宋文雷在回帖中说,“我们不担心未来什么样的方式会是知乎主要的商业化路径,只要知乎本身作为社区的价值能够持续增长,内容平台的价值一定会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 (编辑:上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