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那个有 200 多种名片的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 访谈录
除了阅读习惯,詹宏志还和我们聊了聊胡适对他的影响、对李敖的评价;为什么 1970 — 1980 年代的台湾会兴起那样繁荣的文学、音乐和电影浪潮?;台湾为什么打破现有的社会结构是当务之急?我们用口述的形式记录了和他的访谈。 影响这两个字,通常只是说在你资讯发展初期,还没定型前,得来的那种重要印象。实际上我必须说,真的读书深刻的东西其实都是后来你的读书经验比较丰富成熟之后,才有能力能够读的书。所以,一般对一个人影响大的书很少是深刻的书。胡适之先生的书并不是深刻的书,胡先生书的特长就是明白晓畅。明白晓畅也就是有点肤浅的意思。 但是,在人格成型前,你会受到影响的书通常不会是很厉害的书。因为你阅读能力还没到那个地步,但它建立了某些基调。这个胡适之先生在我身上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因为我读胡适之的书非常早,大概在我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读。因为胡适之的书有一个特色,它是非常明白清楚,没有这种故作玄虚,没有什么把一些论述藏在模糊不清的文章里头,没这个东西。它全部像白开水一样,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文字清清楚楚,人格上也清清楚楚。 他有几个东西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比如胡适在编自选集《胡适文选》的时候,他讲了一段话,我小时候读就觉得印象很深刻。他说,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如果这个世界有任何先知,他来是要找一个不受惑、不被骗的人,所以被任何主义、思想、名人带着走的都不是好汉。你得想办法,找出一个方法,最后你所说的话都是你自己想过的话,而不是简易得来、拾人牙慧的二手东西。所以,所有东西你都应该要自己想过。不管那是谁的东西,你都要自己有过一个体会。这句话对我影响深远。我到今天为止,我想我的朋友当中,可能对我自己心里上觉得最受用的恭维(如果有别的恭维,恭维地不对,我也不是很放心。),就是我的很多想法看起来跟别人都不一样,有它比较原创的部分。 原创其实不是能力,我就是习惯。你不想重复别人的话,你想弄清楚你到底对这个事有没有一个自己的想法?我不自觉地会做这个事。哪怕是一本大家都看过的书,我要说一个话,总希望我能够看到一些既合乎这个书的创造贡献,但又不流于重复别人的观点。我谈过很多人人都看过的经典之作,比如像《鲁滨孙漂流记》什么的。我常常能说出或写出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东西。那是一个自我刻意的提醒。这个是受胡先生影响。因为他说那个话。你一定每件事都是经过独立思考。 我也受胡先生另外一个影响,就是他这种有点乐观,有点天真,然后比较坦荡的(气质)。这是从他文字风格里看出来的。他开朗,真的有一种跟任何人都平起平坐,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真正没有身段的气质。这个在我小时候看来是很迷人的。一个享有这么高学术地位,受人尊重的一个人,但他的语言风格是这么跟一般大众亲近。如果民主这两个字指的不是一个政治制度,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那胡先生就是真实地显示出这种态度来。这跟我看过有很多口里讲的民主政治是不同的。有的人性格上非常权威,但是他用这个非常权威的方式讲民主。 我以前在报社工作,我的报社老板,当时台湾很有名的一个老板,他会在找干部开会的时候,他说,我们报纸的精神就是民主、自由、爱国家。你们那边不要讲话!这个就是差别(笑)。那是一个口号或一个理念,不是一个人真正出自内心的态度,但胡先生是出自内心的态度。我虽然在个性上可能比他阴暗一些,我没有那么开朗,但这是我向往的一个生活态度。 我为胡适编作品集的时候,胡适早就已经过世了,我没有见过胡先生。虽然我在高中时候就去了胡适纪念馆,因为我对胡先生有一种总觉得欠他一个启蒙之情,对他有一个特别的亲切感。但李敖先生是真实工作上有很多合作。他当时的书都在远流出,而我就是在远流工作。 我在小时候读李敖先生书的时候,其实他里面有两个面向是吸引我的。比如《传统下的独白》,这当然是一个对抗权威、对抗社会僵化体制的一种free spirits,一个追求自由的精神。那又有一个非常聪明犀利的文体,那样一个论述能力,这其实是很迷人的。李敖早期写《胡适评传》,看出来他有一个能力——为历史研究创造一个很新的文体,有点像房龙那样,是有这个潜力的,那么年轻,写《胡适评传》的时候才二十几岁,所以你看到他无限的可能性。 等我在跟他工作的时候,他已经变成有两个生命基调了。第一个,他有一部分赖以为生的东西,比如他替远流编书,不管是编《中国历史演义全集》或者后来《中国名著精华全集》,其实都是他对中国经典文献的知识跟理解。这件事跟他年轻的时候强调全盘西化、打破旧东西,其实是不一致的。但问题是,他后来的发展,并没有像年轻时候给你一个期待。你以为他会变成一个学贯中西的人,但是后来并没有。西那部分,他是一点都没有的。 然后在我跟他工作的时候,他已经是每天都在写《千秋评论》的时候。《千秋评论》总的来讲,在台湾当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它是一个对抗当时力量大得不得了的国民党政府的东西。一人之力,一个人办一个杂志,每个月写十几万字的文章,只做一件事——对抗国民党。 (编辑:上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