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上海站长网 (https://www.021zz.com.cn/)- 应用安全、建站、数据安全、媒体智能、运维!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太阳系正向黑洞坠落具体时间现已算出难道真要流浪地球

发布时间:2023-09-18 10:31:03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未知
导读:   说到可怕的天文现象,就不得不提黑洞了。黑洞的恐怖之处在于其中心存在着一个名为“奇点”的物体,那里的引力异常巨大且扭曲时空,连光也无法逃脱,在这里,任何物理规律、数
  说到可怕的天文现象,就不得不提黑洞了。黑洞的恐怖之处在于其中心存在着一个名为“奇点”的物体,那里的引力异常巨大且扭曲时空,连光也无法逃脱,在这里,任何物理规律、数学定律都失效,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科学家、数学家们,发现现有的数学技巧,已经完全无法将这里的无穷大、无穷小,通过数学变换,转换为可以计算的数学形式。
 
  现代研究证明,黑洞能够吞噬一切,甚至光线也无法逃脱,当人掉进去,假设有一个观察者可以看到(其实看不到,因为光线传不出去,所以外部无法观测到黑洞内部的信息,看到的只是被冻结在视界线上的影像),这个人在还处于视界边缘时,潮汐力会把他拉扯到无限长,无限细,直到低于普朗克尺度,此时的他处于量子叠加态,物理规则对他已没有作用,概率云会产生虚粒子对,有些会对撞导致湮灭,有些会在黑洞视界内外两侧。
 
  天体物理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和安德烈娅·盖兹曾观察到,银河系中心位置有数量繁多的恒星在做环绕运动,这意味着存在一个具有极大质量的天体在吸引它们运转,可是,不管利用什么设备,都不能观测到这个天体,这便令人联想到这个天体事实上就是一个超级黑洞。
 
  最终,在多台先进的全波段观测仪器以及超级计算机的协助下,科学家果然拍下了这个神秘的质量源——人马座A*(Sgr A*)黑洞,据观测,在它周围有数千亿颗恒星,远超过半数的恒星都比太阳更大。
 
  天文学家对此忧虑重重,因为据计算,太阳每环绕银心一圈,黑洞就会离太阳系更近2000光年,那么当太阳绕银心13万圈,也就是再过32.5万亿年,这位死神就会降临太阳系,到时候直径90亿千米的太阳系都将化作虚无,人类如果想避免,或许只有“流浪地球”这一计划了。
 
  科幻电影中的流浪地球这一构想确实震撼,带着地球流浪,很浪漫,很宏大,也很别出心裁,如果是飞船逃亡,那很难有什么新意。不过,这里还有个理论上的缺陷,在行星尺度上看,地球其实是个液态球,而不是刚体。地幔岩浆厚达几千公里,地壳则像豆腐那么软。
 
  要想以发动机推移地球,类似要用针来推移一滴水,实际上没有合适的着力点。即使能够制造地球发动机,启动后也会陷入地底,就像陷入流沙或冰面。也许只有通过不断吹动地球的气体或等离子体才能使其脱离太阳引力束缚。例如,增强太阳风的数量级可能会起效果。此外,现实中还需要考虑材料的结构和强度。
 
  当然,目前的理论架构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是并不代表在事实上也不可能。就像阿基米德在发现浮力原理之前,利用经验推算,重于水的物质是不会浮起来的,更不用说航空了。流浪地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飞船的结构强度和内部的发热。因为这个发热和我们的引擎的效率有关。
 
  根据大质量能量理论,实现发热足够低是可以做到的。而结构强度,关键在于地质的抗剪切强度。将作用力放在可以承受剪切力的位置,也能使用人造物质,比如铺垫大范围的钢筋混凝土。此外,地幔虽然是流体,但其实也可能存在出人意料的强度,很多人不是都玩过非牛顿流体吗。
 
  当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地球上所有的能量,并开始利用太阳能时,我们就不会再用目前对地球的认知来思考这个问题。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适应并改良环境,几千年前,谁能想到我们会能够开采地壳的资源呢?当人类真正面临威胁,并拥有了一定的科技时,我们会改造地球,使其成为一个宇宙飞船。当纳米技术取得进步,能够制造出比钢铁更坚固、能承受高温的材料时,这个想法也许并不是幻想。
 
  流浪地球的现实意义不容否认。且不说再过32.5万亿年超级黑洞会降临,据观测,目前太阳辐射不断增强,不用等到黑洞,大概几亿年后地球将不再适宜居住。如果我们在地球上安装推进器,让它脱离轨道,借助亿年时间将地球推向适宜居住的地带,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地球的质量是六十万亿亿吨,发动机的推力是150万亿吨,加速度为4千万分之一g,不到两千年就能够达到第三宇宙速度,20万年就能加速到1600公里每秒。若将推力增加100倍,在20年内就可以超过第三宇宙速度。与旅行者一号相比,情况并不算太糟糕。然而,要在500年内加速到5‰光速是不可能的,但是采用半程加速半程减速的方法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旅行者一号的速度足够快,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地球的轨道,而不会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

(编辑:上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